英烈故事在延续 英烈精神在传承

发布者:范茜发布时间:2019-10-28浏览次数:1021

“感谢苏州大学和苏州市政府还记挂着我哥,但这钱我们不能要,帮我们捐到基金里去,帮助更多需要的同学”。一段质朴的话语延续着在苏大传颂了25年的英烈故事。

25年前,苏大法学院实习生在沛县人民法院实习执行公务期间,因与暴力抗法的歹徒搏斗而英勇牺牲,他的名字叫王晓军。王晓军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烈士。王晓军烈士的母亲宋相娥在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从沛县千里迢迢赶到苏大,毅然将所有抚恤金和慰问金捐给学校,希望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此番义举感动了苏大师生,校党委决定用这笔捐款设立“王晓军精神文明奖”,以此缅怀烈士,弘扬其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用于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从此,每年一度的王晓军精神文明奖评奖活动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今年国庆节前夕,苏州市政府通过学校向烈士家属发放2000元慰问金,当苏大法学院工作人员将此事告知王晓军弟弟王磊时,就有了上面这段回复。这么多年,其实王晓军烈士的故事一直都在被苏大人讲述,英烈精神一直都在传承。除了每年开展王晓军精神文明奖评选活动外,还在新生中开展王晓军精神文明基金捐款活动,组织清明祭扫活动,王晓军同班同学自愿发起捐赠活动,入苏大英烈馆供永久纪念缅怀等。

延续以往的传统,今年清明前夕,苏州大学组织法学院师生一行前往沛县祭扫英烈。今年7月,一支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和传媒学院学生党员联合组织的学校“重走英烈路”实践团又来到沛县——王晓军烈士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一为接收王晓军烈士生前遗物以丰富学校英烈馆馆藏,二为筹拍王晓军烈士纪录片积累素材。

一件件烈士遗物,仿佛一把把时间机器的钥匙,一下把大家带回到了王晓军烈士牺牲时的大学岁月。一张张老照片漾着英雄在校时的青春踌躇,一本本上课时的课堂笔记映着英雄当年学习时的一丝不苟,一份份课堂作业上老师的评分与评语显着英雄对法条掌握的扎实,一个个学校证件串着英雄在校园生活的足迹,一封封往来家书沁着英雄与家人浓浓的亲情和家人对英雄的关心教诲……

通过对王晓军家人、同学和生前同事的访谈与采访,让大家了解到了王晓军烈士成长的历程,知道他从小就艰苦朴素,古道热肠爱帮助人,上大学了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助身边同学。家庭对英雄的养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好家风涵养出了英雄王晓军。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王晓军不再是一个符号和一张冰冷的照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实丰满的苏大学长。他的温热触手可及,他的形象跳动眼前,他的精神在大家心头印得更深了。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讲好英烈故事,传承好英烈精神,德才兼备,德法兼修,苏大法律人还将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