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日,随着第44期学员完成结业考核,由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精心组织的本年度两期知识产权师能力提升班圆满收官。这批新鲜“血液”的注入,进一步壮大了我市知识产权人才的队伍,为苏州知识产权工作的推动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年度工作亮点: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今年以来,苏州知识产权培训工作聚焦“高质量”和“实用性”两个关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累计培训学员超300人,参训单位覆盖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全市先进产业企业,呈现出“参训主体更多元、产业覆盖更全面”的鲜明特点。
本次培训是一场针对一线实务的“全面赋能”。课程设计上,在系统梳理知识产权的同时,重磅加入了:
“苏州特色”产业模块: 深度结合人工智能产业、科创企业等本地优势产业场景进行案例剖析。
“前沿热点”研讨模块: 围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科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风险要点等前沿焦点,邀请业内顶级专家进行研讨。
相较于去年:三大变化凸显工作深度
与2024年相比,本年度培训工作实现了显著迭代升级,凸显出苏州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上的持续深耕:
从“理论传导”到“实战赋能”的转变: 去年的课程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通过率,而今年大幅增加了案例教学和实战模拟的比重,强调“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学员的实务操作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
从“通用普及”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在通用课程基础上,今年针对学员所在领域(如制造业、服务业、科研院所)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议题更具针对性,实现了人才培训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质变。
从“短期培训”到“生态构建”的转变: 培训不再是结业即结束。主办方首次为学员搭建了持续的交流平台,通过组建专属社群等方式,将培训班延伸为一个持续学习、资源共享、业务合作的生态圈,极大提升了培训的长期价值。
知识产权师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苏州市第43期、第44期知识产权师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苏州系统性培养专业化、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举措,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未来,苏州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培训体系,为加快建设引领型的知识产权强市、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